查看原文
其他

冷箱到港后一个月才能入仓,这不科学 | 港口圈

港口圈何晓路 港口圈 2022-10-06

点击图片参与振华Terminexus·2022年全球港口摄影大赛

近日,中国经济报在一篇名为《港口营商环境还需创新突破》的评论中提到,某地从事冷链进口的企业“因不符合防疫要求,被停了很长时间,每天要损失10多万元;他们按要求抓紧整改,但负责这方面防疫的部门却迟迟没有明确答复。”小圈也从多个信息源得知,青岛市黄岛区(即西海岸新区,青岛港前湾港区与诸多冷链物流企业所在地)管理部门为规范整改冷链进口,对全区冷链企业开展督导检查,因此,多家第三方冷链进口集中监管专仓七月下旬起便暂不接受货物入仓,进行各项整改并接受督查组检查,至今仍在等待开仓通知,导致进口冷链货物入仓时间大大延长,甚至到港近一月才能入仓,相关企业遭受程度不一的损失。进口冷链集中监管的规范治理本该防疫与经济发展两不误,如今却干扰港口、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行,原因为何?


资料图


自疫情以来,山东省及下辖各级政府严加防控进口货物。港口圈(ID:gangkouquan)曾报道过进入山东境内的进口非冷链集装箱,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静置(详见“进口集箱先放10天才能提,港口和货主都受伤”)。对于冷链进口货物,出于疫情防控需要,当地政府的监管更是不断收紧。山东是北方冷链进口大省,青岛是山东冷链进口主要口岸,尽管部分国际舆论怀疑新冠可通过冷冻食品传播,但通过科学溯源调查,青岛市的案例证实了新冠可通过冷链输入。


2020年9月24日,青岛港两名工人检出阳性。两名工人除均搬运过同一批进口冷冻鳕鱼外,未发生其他可疑暴露史。2020年10月17日,中国疾控中心通报,从工人搬运的鳕鱼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出活病毒,证实“新冠病毒以冷链物品为载体具备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”。


在此之前,山东省政府已成立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,建设山东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。2020年11月,山东省印发《关于严把进口冷链食品第一道关口设立集中监管专仓 开展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的工作方案》,部署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制度,要求通过山东口岸或外省口岸(包含外省企业)进入山东,且未在口岸环节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的进口冷链食品,必须进入目的地市设立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,集中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。各市要对入库的进口冷链食品进行采样检测,开展全面消毒。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进口冷链食品,方可出仓流通。



青岛市也于2021年3月12日,发布实施《新冠疫情防控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管理规范》团体标准,该标准是山东省首个进口冷链集中监管专仓的团体标准,规定了专仓的运行过程防控、存储、运输、装卸过程防控、人员防控、废弃物处置等要求。


山东省政府鼓励利用已有的大型冷藏冷冻设施,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,大型外贸加工企业也可建立专仓。据港口圈了解,黄岛口岸每天进口约200-300个冷箱,大量检测需求催生了一批专仓,一些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建立专仓满足自身需要之余,也向其他企业提供专仓服务。目前,黄岛区冷链集中监管仓牌照有7个,仓容在5万吨上下,其他小型冷库约有30-50座,他们一般依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核酸阴性证明。


这些专仓的设立是为了解决企业进仓难、待仓时间长、额外成本高的困境,从设立到运作都接受了严格把控,黄岛区政府官员便多次走访各专仓进行疫情工作防控督导。但2022年6月30日,黄岛区发现9名新冠病例,均系某公司进口冷链专仓工作人员,经调查系接触有病毒污染的进口冷链货物污染。此后,黄岛区政府要求冷链管控组精准发力,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检查,排除风险隐患,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。


然而“精准发力”不那么精准。在整改前,进口冷箱到港后,经海关查验,约10天左右可进仓检测,相关企业虽然付出了大量成本,但为了疫情防控需求仍然遵令而行。但第三方专仓纷纷停仓整改,停用第三方检测机构,库容与检测能力都告急,入仓时间延长至25-30天。在这期间,货物便滞留港口,一来加剧了港口堆场负担,堵塞了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;二是令企业不堪重负,据港口圈了解,一个普通的进口企业每月进口约150个冷箱,若延迟入仓10天,每个箱子要向各方缴纳箱使费和降温费等费用,自停仓以来已损失了200万元以上,而青岛从事冷链进口的企业约有百来家,所产生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。


这些损失还在不断累加,相关专仓负责人介绍,目前他们都不清楚何时可以开仓,只能等待通知,进口企业方也表示即使新开放了两个专仓,也不可以采用第三方机构的核酸检测与消杀服务,检测能力不足,入仓仍是难题,进口食品也将因物流不畅涨价。


港口圈(ID:gangkouquan)认为,近年来,口岸营商环境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发力的要点,疫情之中,如何让货畅其流,服务外贸稳定发展,地方政府必须慎之又慎。因此,在涉及到港口及物流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,精准发力不应成为一句口号,企业接受监管、承担各项实际任务后,政府监管部门便应挑起责任。无时限的整改、“等通知”的规定更接近于对相关产业的一刀切式的惩罚,是因噎废食,与“精准”二字毫无关系。


事实上,新冠疫情暴发已久,港口及物流企业在防控疫情输入的一线奋战,已通过实际成绩证明,只要规范精准,防控得当,足以兼顾疫情防控和企业正常运作。全国各地都有设立类似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,某南方大港物流企业负责人便向港口圈证实,通过有效防控,该企业从未发生过因进口冷链货物造成的新冠病例。部分地方政府还应真正精准发力,不要拖了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后腿。

由于微信推送机制变化,欢迎大家将港口圈设为星标或点击“在看”,以免错过港口圈每日内容推送。



往期热文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